Friday 30 March 2007

教育民主是建国之本

民主行动党士布爹区国会议员兼全国宣传秘书郭素沁于2007年3月30日在吉隆坡发表文告:

教育民主是建国之本。

马接补选再次引发媒体上关于马华公会与华文教育的讨论,马华自独立以来在华文教育权利的争取上一再退让,成为华社心中的痛。

须知,教育是建国之本,也是百年树人的大业。马华公会自独立以来,在争取华裔合法、合理、合情的母语教育权利和华裔子弟受教育的权利问题上的退让和妥协,对国家整体的竞争力、华裔公民的地位、华裔子弟的前途等,都带来莫大的影响。

马华在教育课题上的立场,简而言之,就是全盘接受巫统的单元思想,并且替巫统的单元主义护航,然后,通过向华社募款、征收“第二所得税”办拉曼大学和学院,或者从国库中乞求微薄的拨款。

例如,在第9大马计划下,华小及淡小分别只获得1亿7430万令吉及6480万令吉,而小学的总拨款额是48亿3730万令吉。尽管华小学生人数占了全国小学生总数的21.2%,但华小所获得的拨款只占总拨款额的3.6%。

在1亿7430万令吉当中,我们不知道65间马六甲华小获得多少。以全国1288间华小分享区区的1亿7430万令吉计算,马六甲的65间华小只将获875万令吉,远远比首相阿都拉的母校大山脚中学单单一间学校所获得的2350万令吉拨款少了许多。

最新的例证是马接州选区附近,也是马华籍部长冯镇安的选区内的野新岭叻敦化华小惨不忍睹的情况。虽然马华公会指该校已经获得180万令吉的拨款,但工程仍然遥遥无期,更重要的是,无人可以否认过去23年来,该校的设备一直没有获得改善。

敦化华小的旧校舍由于白蚁蛀蚀而被公共工程局宣布为危楼,现有临时用来上课的礼堂,屋顶是锌板原料,晴天太热、雨天太吵,而且漏水。

敦化华小只是许许多多郊区华小共同命运的其中一个案例。郊区华小是政府少拨款华小的政策下最大的受害者。城市华小可以向广大华社募款,但郊区华小因为人口稀少,比较难募款,却又很少获得政府拨款,就算获得拨款,还要面对朋党造成的类似“三万变三千”的事件。

马华的妥协和退让,对华文教育带来的威胁可见一斑。

郭素沁

No comments: